0010418963_bc_01.jpg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余命一ヶ月の花嫁

      

 

       再過一陣子,這個故事的改編電影也要上映了,畢業前,在某堂出席率總是很低的課中,老師以播映這個記錄片做結,而這個故事所產生的效應,大概就像之前「一公升的眼淚」那樣引發大眾關注。

      癌症到底有多氾濫?平常都活得很好時就不會特別去關注,如果身邊也沒有人有病史,就不會特別在意癌症的存在,大家的心態不外乎是:「不會在我身上發生。」,但根據我那從事保險業十來年的媽媽所說,癌症的罹患率已經比她當年剛開始投入保險業時高太多了,從保險公司的承保態度和價位就可以知道,以前一年只要繳一千出頭的癌症保險產品到現在不但難買而且保費更是貴得嚇死人,所以現代人真的不能在忽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任意糟蹋生命。

      這個故事的主角據說是自己願意接受採訪的,因為她想讓其他的年輕女性〈她只有二十四歲〉知道,就算年紀很輕也有可能得到癌症,所以不能忽視自己身體的異常狀況。

      和一公升的眼淚不同的是她的兩次發病都是突如其來,第一次她發現自己胸前出現腫塊卻沒有很在意,一個月後腫瘤不消反而變大,到後來只好切除治療,原本以為這樣就告別癌症了,卻沒想到正當她決定展開新人生而努力考上電腦工程師的一年後,癌症又突然轉移到肺部,明明有定期回診的她在得知轉移到肺部時的前兩週還有到院檢查,醫院也說完全沒問題了,誰知道才隔兩週在x-光下她的肺部卻出現了可怕的白影。

       我覺得,重獲希望又被打敗的感覺一定比知道有結局的情況更慘,而醫生也從「請用月單位計算」〈生命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到最後頓減到「周單位」〈活不過一個月的婉曲說法〉,家人很男友都在是否告知她之間猶豫,最後大家才決定不要告知她但也要儘可能完成她的心願,因此有了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看紀錄片時震驚的心情更多於傷感,因為罹病前和治療中的面貌實在相差太多了,看了文字更能感覺到病終時癌細胞深入骨頭中的痛,但她卻因為母親的因素拒絕嗎啡,文字敘述所帶來的恐怖感加強了警惕他人的效果,也令人敬佩她的勇氣。

       另外,故事的感人之處在於對她不離不棄的男友太郎,書末提到他在女友過世後依然會回到丈人家,開頭第一句也從「打擾了」到「我回來了」,這份情誼更是為這個故事下了一個感傷之外也感人的休止符。

0010418963_b_01.jpg

博客來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8963

 

       戀空

             image.jpg 

       這也是被放在那堂出席率很低的課中的主題,也和癌症有關。

      我都忘了為什麼要去上那堂課了......

      這個作品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台灣是電影先轟動,我也聽說是一個很慘的真人真事,最近在書店也看到了續集,以男主角為第一人稱的「君空」。

      雖然應該要多寫書的好話,但忠於心得的話,我很不喜歡這個故事,也許真的是不同世界的人,我有時候會覺得,價值觀會造成結局的好壞,悲劇更是由自己寫成的,是不能怨懟的,美嘉會有那樣的命運,不也是因為她自己選擇了一個危險的人嗎?

      偏偏這又是一個這麼受歡迎的作品,說不定會有人想罵我說:「不能用妳的眼光去曲解不同的世界,會說那樣的話是因為自我優越感產生的歧視吧!」

      不知道。

      但我承認,最後的發展真的非常感人,也讓人看到美嘉越發成熟的部份,而對死去小孩的追弔才是我看完整個故事最為感動的部份,我想那也就夠了,年少時發生的事還能被解讀為年少輕狂,這也是這個故事能夠成立的原因吧!畢竟並不是一個特別浪漫或美好的故事。

      也許再看一次我會有不同的想法也說不定吧?

      但以上兩本書一起看的結果,自然就是讓我不小心看清了年輕人的力量。

博客來 戀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89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i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